部落格來源網址:https://reform.today/blog/finops-no-longer-optional/
隨著 AI 爆炸式成長、雲端浪費超過 30%,FinOps 已經是企業與組織掌控雲端成長與支出策略的唯一途徑。有疑慮嗎?
我們將用研究數據與趨勢預測告訴您,為何 FinOps 不再是選配,而是降低風險、在多雲、多環境複雜時代中生存的必要
首先,什麼是 FinOps?
FinOps 是財務(Finance)與開發運維(DevOps)的結合。
我們相信 FinOps 是一套雲端管理框架,強調共同責任、文化轉型、以數據驅動決策、
別只聽我們說,請參閱State of FinOps 2025 Report
2025 年的 FinOps:重點與預測
2024–2025 年的 FinOps 優先事項。來源:State of FinOps 2025 Report
根據最新數據,工作負載優化與減少浪費是 2024 年 FinOps 從業人員的首要任務。簡而言之,企業不只是在降低雲端開支,而是透過 FinOps 更聰明地運用投資,並從中獲得更多。
在北美與歐洲已採取較成熟 FinOps 思維的企業,FinOps 的部署重點早已超越單純的成本削減。
同一份報告顯示,改善大規模治理與政策、達成單位經濟以及啟用自動化,將在未來 12 個月內成為最重要的優先事項之一。
根據 State of FinOps 2025 Report 的 FinOps 2025 年度預測
FinOps 的實際投資報酬率和效益為何?
FinOps 能在雲端環境中平衡了營運彈性、速度與成本。它需要財務、業務、工程、DevOps、高階主管等跨部門的協作,幫助企業能以集體、快速且有效的方式適應變化。
成功的 FinOps 案例:
- Nationwide Insurance 每年削減超過 430 萬美元的雲端成本(FinOps Foundation,2019)
- Atlassian 在將 FinOps 原則整合到其雲端管理策略後,雲端成本降低了 66%(Atlassian,2020)
- Samsung 與 Schneider Electric 在實施 FinOps 工具與實務做法後,記錄到 30% 的節省。
FinOps 可以為您的企業帶來什麼好處?
FinOps 提供財務、商業與營運上的效益。例如:
- 商業成效被優化: FinOps 的主要目標是在速度、成本與品質之間找到最佳平衡點。
- 透過 FinOps 節省雲端支出,例如資源調整大小、需求管理、定價模式選擇等做法。
- 更準確地預測與規劃您的企業雲端支出。
- 提供清晰的可見性 ,讓組織/企業的所有部門都能看見雲端支出與雲端使用情況,確保業務決策以數據為依據 .
- 打破不同團隊之間的孤島:財務、工程、業務、營運跨職皆能從協作中受益。
- 確保治理與合規:透過標準化流程、以標籤明確歸屬,以及預防成本超支。
為何延後採用 FinOps 對您的企業具有風險?
「我們沒時間上線另一個工具或採用另一套理念,我們能等到真的有 FinOps 需求的時候再說嗎?」
事實是,龐大的支出成長、系統性浪費與由 AI 驅動的複雜性三者交織,正形成了一場完美風暴,使得沒有成熟FinOps 做法的企業與組織正面臨雲端營運上的生存性的財務風險。
根據 FinOps 框架 作者 FinOps Foundation
原因如下:
1. 雲端支出爆炸性成長威脅企業生存
公共雲市場在 2023 年的最終用戶支出約為 5,610 億美元,預計到 2025 年將成長到約 8,250 億美元1。 在這種支出水準下,即便是微小的低效率也會轉化為數百萬美元的浪費,使得有結構的 FinOps 實務變得對存續至關重要。
2. 雲端浪費已達危機等級
2024 年,企業估計浪費了 27-32% 的雲端預算。相當於數十億因未使用的實例、閒置環境和過度配置的服務而流失的金額2。 根據 Flexera 的資料,組織平均超出雲端預算 15%,且 84% 的報告稱成本控制是他們在 2025 年面臨的首要挑戰。HashiCorp 2024 年《State of the Cloud Report》發現 91% 的公司承認其雲端支出存在可衡量的浪費3,財務與工程團隊通常需要 30 天以上才能偵測並採取行動來應對浪費,這不僅僅是低效率——這是一種無聲的預算流失。
3. AI 驅動的基礎設施成本爆發
Gartner 預測到 2029 年,50% 的所有雲端運算資源將分配給 AI 工作負載4。與 AI 相關的雲端支出預計將增長至一般雲端採用的多達三倍。 隨著 AI 成為關鍵任務,過時的資本支出式預算模式已經不堪負荷,即時 FinOps 治理的需求如今已不可協商。
開始實施 FinOps 的 5 個快速方法
1. 快速取得可視化
FinOps 從了解雲端中實際發生的狀況開始。
RE:FORM RATE 為你提供橫跨 AWS、Azure、GCP、Alibaba Cloud 及 Kubernetes 的統一即時儀表板。你可以立即看到使用趨勢、花費最高的項目等資訊,無需手動將各帳戶的資料拼湊起來。
這表示從工程到財務的每個利害關係人,都能看到相同的事實。當你能清楚地看見,就能果斷地採取行動。可見性是一切智慧雲端決策的基礎。
2. 強制標籤化
沒有一致的標籤化,雲端成本就會變成一個黑盒。
RE:FORM RATE 讓實施可持續的智慧標籤策略變得簡單,透過自動依專案、擁有者、環境或團隊套用元資料。
這讓你能準確分配支出、追蹤使用趨勢並產生有意義的報表。更棒的是,部署時自動標記讓工程師能專注於交付,而不是維護試算表的整潔。
標註規範能讓你的帳單資料更整潔、審計更迅速,並提供擴展所需的清晰度。
3. 定期檢視支出
這些定期檢查讓每個人都負起責任,突顯節省機會,並減少技術與財務間的摩擦。
RE:FORM RATE 內建的報表讓你輕鬆看見錢花在哪裡(以及不該花在哪裡!)。
4. 提早調整
越早發現錯誤配置的資源或超支情形越好。
RE:FORM RATE 的即時警示與趨勢分析,你可以在問題累積成嚴重浪費之前調整使用情況。
從改用預留執行個體、縮小虛擬機規模或移除閒置叢集,我們協助團隊在不造成中斷的情況下及早採取行動。而且因為所有資料都以服務、區域和團隊為脈絡化,你不需要等到財務部門來標示問題。
FinOps 的成熟代表的是敏捷,而不僅僅是控制。
5. 自動化以達成最佳化
你無法用試算表和手動清理來擴展 FinOps。
RE:FORM RATE 提供基於政策的自動化,讓你只需定義一次優化規則,平台就會處理其餘工作。排程自動調整資源大小、清除閒置資源,或在預算門檻觸發警示。
這意味著較少的意外帳單、較低的管理成本,以及更多時間投入到策略性工程工作上。
使用 RE:FORM RATE 優化並重新對準雲端支出
不要只侷限於尋找折扣雲端方案和節省;雲端成本優化不應該是一場持續的拉鋸戰。你的最終目標是讓投資與業務價值一致。
上述五項實務是展開雲端成本優化旅程的簡易起點。
但雲端優化並非一次性的專案;它是一項持續的紀律。你的雲端環境不斷演進,因此你的成本管理也必須隨之調整。
你需要一個具成本效益、可靠且全面的 FinOps 解決方案來承擔繁重的工作。
RE:FORM RATE 專為協助擁有大量雲端支出的組織解決這些具體挑戰而設計:
- 重新掌控 ,在單一儀表板上針對 AWS、Azure、GCP 及 AliCloud 提供完整的多雲可視化。
- 優化支出 使用由特定供應商建議自動產生的指令來執行。
- 安心無憂 不再因為雜亂的標籤管理和突如其來的費用飆升而導致雲端混亂。
- 同時提供雲端原生資源與 Kubernetes 支援
我們的客戶通常在30天內發現可立即減少25%成本的機會,同時強化治理與問責。